激情遍城乡
  • {{ play_currtime }} / 10:53

(主题音乐)

(镜头:高天,大地。一滴水,由远而近,切换成滚滚向东的西江。一点绿,由近而远,切换成巍峨连绵的北岭。大绿的底色上,一道雄伟的古建筑宋城墙。宋城墙红色的“朝天门”。推出片名“山水交响•名城咏叹”——微游肇庆)

日月年华,星辰闪耀,时空诗话,天翻地覆。多少年来,肇庆人在长期生产、生活斗争实践中,产生了无限激情与感悟,人们要用节庆活动方式,表达世代对天地的情感,对万物的亲和,对梦想的追逐。

(镜头:一户普通人家的大门,门上一副醒目的春联。)

春节是中国传统吉庆的节日,肇庆是“开始带来吉祥喜庆”的地方,两者吉上加吉,喜上加喜。端州区的春节庆祝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主题也格外鲜明,结合旅游活动,直接定名为“请到肇庆过大年”。肇庆以山为杯,以水作酒,诚邀各地游客一起红红火火过大年。

(镜头:肇庆市区春节“请到肇庆过大年”活动现场的景象。)

 “炮仗攻狮子”是德庆闹元宵的主要民间活动之一,在国内独一无二。据悉此活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德庆人视兽中之王狮子为吉祥物,能镇妖驱邪。而爆竹也具有同样的意义。因此,把爆竹和狮子结合起来,为节日增添喜庆,祈求新年行好运。

每逢正月十五闹元宵时,人们点燃一串串爆竹投向“狮子”,与“狮子”共嬉同乐,以示“恭敬”之意。“攻”狮和舞狮都技术含量较高,攻狮者要戴好安全防备的“全副武装”,舞狮的前后两人要互相配合,接受鞭炮“进攻”。攻狮者与舞狮者之间的“对抗”十分精彩。

(镜头:德庆“炮仗攻狮子”活动的表演现场。)

每当农历二月初二,高要河台镇都会迎来一年一度的“开耕节”。祈求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上午十时,在男人们的吆喝下,官田村的五头戴着红花的耕牛下田耕地。妇女们挽着篮子,将稻谷撒在农田。顿时,锣鼓喧天,一片欢腾。与此同时,周边的村民们也集体拉牛到田头开犁耕地。

外出打工人员宁可过年不回家,也要在开耕节回乡参与活动,因此民间有“开耕大过年”的说法,由此可见河台人对土地的热爱。此活动被列入“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镜头:高要河台镇“开耕节”的热闹情景。)

六百多年来,肇庆鼎湖区一直保留“贺中秋•烧番塔”的民俗活动。烧番塔是为了纪念抗击法国侵略者的晚清名将刘永福用火烧死逃入塔里的鬼子的英勇事迹。

高约7米、用水泥、红砖和瓦块建造成下宽上尖的“番塔”,塔底层四周有四个炉口,用于放入柴草类燃物和点火。每往上垒高一层就往内逐步缩小,并留出许多圆形的小洞。当塔身烧至通红时火苗开始从小孔外冒,这时便向塔身抛洒粗盐、木糠碎和硫磺预热而散发出“啪啪”的响声和五彩缤纷的火焰,在夜色中显得十分壮观。鼎湖“烧番塔”2017年列入广东省第七批非遗名录。

(镜头:鼎湖“烧番塔”活动现场情景。)

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八。是德庆悦城龙母祖庙龙母诞的诞期,届时,总有超过十几万人前来参加朝拜龙母活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传说农历五月初八是龙母的诞辰,也称“正诞”,正诞零时上头炷香则是整个活动的高潮,数千粤港澳及西江流域的游客善信前来贺诞祈福,气氛热烈,场面火爆。

“龙母诞”活动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其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龙母文化形式,成为广东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代表。2009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镜头:德庆“龙母诞”活动场景。)

农历六月初六的“燕子节”是怀集县最为热闹的节日。省级风景名胜燕岩,是桥头风景区170多个岩溶洞穴中最有气势的岩洞。洞高66米,宽40米。洞中溪长660多米,溪水长流不涸,可泛轻舟。燕子节期间,有数以万计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浏览观光。燕岩的燕窝闻名于世,燕子节最吸引游人的莫过于怀集当地世世代代传下来悬竿吊竹攀岩采燕窝的绝技。千燕出穴、万燕归巢,掏燕窝人徒手攀岩、飞崖走壁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镜头:怀集桥头“燕子节”活动时游人观看“采燕窝”的场面。)

从明朝开始,四会每年都要选送最好的柑桔进贡朝廷,故称"贡柑"。四会又是全球加工、销售缅甸玉器的最大的集散地。每年金秋时节,四会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柑桔•玉器节”以柑桔玉器为媒,举行大型的商贸洽谈和文化艺术表演活动,吸引四方宾客前来品尝柑桔,洽谈生意。如今,柑桔玉器文化节已演绎为40多万四会人民的一大传统节日。

(镜头:四会举行“柑桔•玉器”节时的现场活动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