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七星岩
  • {{ play_currtime }} / 11:08

(主题音乐)

(镜头:高天,大地。一滴水,由远而近,切换成滚滚向东的西江。一点绿,由近而远,切换成巍峨连绵的北岭。大绿的底色上,一道雄伟的古建筑宋城墙。宋城墙红色的“朝天门”。推出片名“山水交响•名城咏叹”——话说肇庆)

仙女眷恋,并愿为之华丽演化的七星岩属喀斯特溶岩地貌。如北斗七星排列的七座石灰岩岩峰,错落有序地巧布在面积6.3平方公里上。七座山峰拥有各自的雅名: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

(镜头: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

石室岩是七星岩名胜古迹较为集中之处。岩顶名嵩台,相传是天帝宴请百神的地方。岩下一硕大的石室洞,洞口不高,仅两米多,但洞内宽阔,高达30余米,石乳、石柱、石幔,各种形状的石像比比皆是。洞里有地下河,可泛舟游览。

(镜头:石室岩洞入口处。洞内景致。小河泛舟。)

美在自然的七星岩,不知为何而来?不知从何而来?不知如何而来?这些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七星岩为人类造就了大美的环境。七座独立的山岩却又是一个整体,有形象,有姿态。岩石打底,绿为基调,那些绿色的植物在这里太容易生长,哪怕在没有泥土的石头上、石缝里,都能长成才。

(镜头:七星岩多处山水景色。各种各样的植物特写。)

看吧,一棵棵苍老的榕树,那完全裸露的根须,像一条条顽强的筋骨,紧紧地抓贴在冰冷灰色的岩石上,一年、两年……百年……,决不放弃,直到彻底展示,赢得感叹。这种苍劲的美,让人看到自强不息的生命图腾。有这样的力量,七星岩怎能不翠绿,怎能不葱茏。这是造物主发明的特异功能?还是充足的阳光和水份的眷顾?只有攀联在一起的老树根才能够作答。

(镜头:老榕树、老榕树裸露在岩石上的根。一棵老榕树、两棵、几棵——)

云雨缥缈,霞飞雾缠,月移影摇,日照生烟。天下最美的大盆景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组成了五湖、六岗、七岩、八洞。

(镜头:星湖全景,旋转。)

七星岩美,美在内外。美,会扬名天下;美,能紧扣人心。七星岩很久以前就已出名,吸引四方游侠达官和文人志士。只要来到七星岩的博学鸿儒,无不为之动容,留下墨宝,以铭心志,表达睿智。摩崖石刻上有记载,世人唐代就开始了对七星岩的华彩刻录。面积不足1.5平方公里,镌刻着唐朝以来的石刻题勒523则,分布密集,至今保存完整。

(镜头:七星岩摩崖石刻群。从外摇到里,逐个显示其特色。)

七星岩摩崖石刻群中,年代最久远、最具代表性的是公元727年,被誉为“书中仙手”的唐朝大文豪李邕途径端州、初见七星岩、触情生情、挥毫书成的《端州石室记》。

(镜头:一位古代文人骑马的背影,身后跟一书童。两人在山水间行走。一只握着毛笔的手在纸上书写。)

这篇山水美文,生动细致地描绘了石室洞人间仙境般的奇异景致,是李邕留下唯一的正楷碑,字里行间渗透着刚劲峻秀、风采熠熠的特色。《端州石室记》让七星岩誉满天下。

(镜头:七星岩李邕的《端州石室记》石刻。)

李邕之后,历代文人墨客、官宦名流纷沓而至,络绎不绝,不吝赐墨。直至现代,各朝代都有数量不等的作品,除汉文字为主外,还有藏文和西班牙文。汉文字的字体有篆、隶、楷、行、草。字体大小不一,华美纷繁。

(镜头:七星岩摩崖石刻群各种字体展示。)

七星岩摩崖石刻集诗词歌赋、游记史实、楹联题咏等于一处,其中最大量是诗词歌赋,因此又称“千年诗廊”。石刻作品记述了肇庆的人文地理、生态环境、历史大事、宗教信仰、庙宇建筑,以及朝代变更。

(镜头:山河、村落。人们在田地里耕作。一本线装史册,不停地一页一页翻过去。)

作品作者有唐代李绅、宋代包拯、元代燕山王、明代吴桂芳、清代李栖凤、民国王典章等历代名豪。

(镜头:摩崖石刻名人的落款特写。)

这些精美的石刻艺术品,形成了国内外罕见的庞大摩崖石刻群,赋予七星岩丰富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奠定了七星岩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位。

(镜头:推、拉。)

座座山峰的摩崖石刻,深藏在巨大历史文化财富的宝库,为七星岩的风韵增添了神来之笔。

(镜头:游人在摩崖石刻前点点赞赞、拍照。)

七星岩美,美在创造。造物主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与创造的空间。七星岩这个绿色经典,是在不断开掘,不断发展,不断开拓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的。

(镜头:七星湖水,一阵一阵小小的涟漪。湖边的柳树,随风摇摆。)

肇庆过去多涝,七星岩周边的水排不出去,积成死水,容易造成病灾。很早以前星湖被称作“沥湖”。加上杂草丛生,道路羊肠,人们到此多有不便。

(镜头:过去荒凉的情景画面,一片泥潭,杂草。)

为了让七星岩提供更多的资源,福梓天下,历朝历代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治理、开发和建设。著名的石室岩是在唐朝时期开发的,但当时也仅限于此。

(镜头:山上没有路的七星岩,人们上山用刀斧开路。)

明代以来,七星岩开发被列为重点项目。明万历年间(1573-1620),李材、吴桂芳、王泮等人主政开辟玉屏岩、阆风岩等景点;修路建阁,开凿石室、阆风、玉屏、天柱等岩的登峰之道;建造水月宫、玉皇殿、三仙观以及玉彩虹和星渚两桥。知府王泮首次点题“星岩二十景”。

(镜头:石室岩、阆风岩、玉屏岩上山的小土路。峰顶的亭阁、拱桥等景点。)

清代,对已有的建筑进行重新修葺,光绪二十年(1894年),始建荫梓亭。

(镜头:七星岩景区荫梓亭。)

民国期间,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十几处景点,修筑环岩公路。

(镜头:七星岩环岩公路。)

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群众把七星岩建设成风景、水利、养殖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镜头:七星岩景区内小径树影婆娑,登峰的石阶路直达峰顶。)

今日七星岩,秀峰挺立,茂林翠绿;山湖一体,波光粼粼;庙宇仙台,石洞碑廊;龙亭出水,鱼池踊跃;路径林荫,游艇穿梭。景区越发年轻秀美,色彩斑斓。

(镜头:如今的七星岩,山湖一体,五龙亭全景。游艇驶过。)

美丽的七星岩,是人间仙境,花鸟天堂。置身其间,可以看到最美景色,感受鸟语花香,欣赏丹顶鹤自由快乐的舞蹈,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镜头:七星岩湿地各种姿态的丹顶鹤。)

七星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与人类勤劳智慧有机结合的逾世杰作。叶剑英元帅有诗文:“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镜头:七星岩作背景,画面衬托出现叶剑英元帅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