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贯学乡
  • {{ play_currtime }} / 10:30

(主题音乐)

(镜头:高天,大地。一滴水,由远而近,切换成滚滚向东的西江。一点绿,由近而远,切换成巍峨连绵的北岭。大绿的底色上,一道雄伟的古建筑宋城墙。宋城墙红色的“朝天门”。推出片名“山水交响•名城咏叹”——微游肇庆)

山水美丽、气候宜人、生态自然相交融合,文化底蕴深厚的肇庆,吸引着无数的贤达侠士和中外游客,养育了本土杰出人物、著名学者和文化名人。这是历来重视教育的结果。

(镜头:孔子塑像。)

据史料记载,宋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担任端州知州,为振兴文化教育,在端州北门外宝月台寺创办“星岩书院”。这是肇庆最早由官员主持倡办的民间教育机构。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肇庆知府张一栋于其旧址建观音殿、太和阁。清嘉庆十年(1805)巡抚窦国华辟五峰园祀包拯。同治元年(1862)肇罗道蔡燮书题额"星岩书院"。光绪十八年(1892)知府张曾扬重修。二十二年聘番禺陶邵学主讲,连任8年,培养士风,磨砺"实学"。二十九年改为“肇庆府中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为“高要县立中学”。民国十七年,该校改为完全中学。1950年,改称为“高要县第一中学”。1953年,该校由宝月台迁址,称“肇庆市第一中学”。

(镜头:肇庆宝月台满池的荷花。宝月台“星岩书院”外景。肇庆一中校园,学生们在课堂读书。)

明宣德中肇庆知府王莹把城东石头庵改建为“崧台书院”。崧台书院以祀乡贤、为士人讲读之地。正德七年(1512)知府程杲重建。楼之上匾题"第一景",下匾题"文会堂"。崧台书院嘉靖初改为“东隅社学”。二十五年(1546)知府胡纯废社学,增建崇文阁及号舍。崇祯十四年(1641)总督张镜心、知县萧琦改建“阅江楼”。光绪三十年(1904)于阅江楼旧址开办高要阖邑高等小学。

(镜头:“松台书院”、“东隅社学”、“阅江楼”等字样)

明万历元年(1573) ,时任岭西道佥事李材,在肇庆始创“两广端溪书院”。与广州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并称为“广东四大书院”的端溪书院,已有450年的历史。明末清初,端溪书院一度被废,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复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书院改为肇庆府中学堂,成为肇庆中学的前身。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黄牧航认为,从端溪书院到肇庆府中学堂再到肇庆中学,历史脉络非常清晰。“作为广东最重要的书院之一,端溪书院是研究广东教育史重要载体,而且在岭南文化的传承中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岭南文化的一个窗口。”

(镜头:“端溪书院”字样。肇庆中学校外、校内。)

原高要县城肇庆镇的“高要学宫”又名“文庙”,是广东省现存较大的一座孔庙,始建于北宋崇宁年初(约公元1102年),后经重修、扩建,建成现存规模的学宫殿宇。

高要学宫的建筑布局比较完善,且雄伟壮观。学宫有 “青云路”、 “文明门”、“青云桥”,有每年春秋祭祀孔圣时行礼司仪宽阔的丹墀,有工艺精湛的大成殿。大成殿总面积为305.9平方米,其结构为九脊重檐歇山顶式,全用木头嵌成,没有一颗铁钉。殿内没有间墙,显得格外宽敞,殿宇高大庄严,且界架高宏,结构严谨,雕梁画栋,保留了宋、明两代南方的建筑特点和艺术风格,是广东保存较好的明代学宫建筑艺术珍品。

(镜头:“高要学宫”外景全貌。“高要学宫”内部结构)

高要学宫历经沧桑,特别是清末和民国时期,屡遭战火之劫,损毁甚多。解放后,人民政府把文庙列为重点文物加以保护。195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拔出专款维修大成殿,并于1979年12月将高要学宫列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正式重新公布并立碑为记。

(镜头:高要学宫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碑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庆学宫”,始建于宋祥符四年(1011年),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早于苏州文庙和北京国子监。学宫由大成殿、崇圣殿、尊经阁、乡贤祠、杏坛等组成建筑群,占地面积八千多平方米,是我国元代木构建筑的瑰宝。

(镜头:“德庆学宫”全景。)

德庆学宫又称“孔庙”,是学子上课读书的地方。在南中国众多的孔庙大成殿中,论建筑规模之大,结构之巧,气势之雄,应首推德庆学宫大成殿。

大成殿显示奇、雄、厚等优势,其建造不但体现尊师重教的中华优良传统,而且为学子们提供学文化、知品行、懂礼仪、立志向的极佳环境。孔庙设立奖学基金会,每年奖励全省高考状元,是激励学子敬慕先贤,求学上进的朝"圣"之地。

(镜头:德庆学宫举行活动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