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今古情
  • {{ play_currtime }} / 10:11

(主题音乐)

(镜头:高天,大地。一滴水,由远而近,切换成滚滚向东的西江。一点绿,由近而远,切换成巍峨连绵的北岭。大绿的底色上,一道雄伟的古建筑宋城墙。宋城墙红色的“朝天门”。推出片名“山水交响•名城咏叹”——话说肇庆)

西江羚羊峡段,蕴藏极大的旅游优势和发展潜力。2003年,经省级有关部门批准,肇庆市建立了羚羊峡省级森林公园,景区公园与七星岩风景区、鼎湖山风景区构成“金三角”旅游线。形成“峡、江、山”、“林、道、船”景观。

(镜头:从肇庆市区远眺七星岩、鼎湖山、西江三峡。)

实践出真知。勤劳、勇敢、睿智的肇庆人拥有西江资源优势,依托“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得天独厚景象,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历史性的创造。

(镜头:古代人民群众劳动的画面。)

羚羊峡古道由土基路和岩石路组成,最早为西江纤夫踩踏而成,公园现存的古道约2.5公里。10米长的岩石古道上,留痕着西江纤夫流淌的汗水,山石壁上,回荡着由远而近、低委沉重、如泣如诉的号子声。

(镜头:长长的西江羚羊峡古道。)

“峡山旱路”在北岸,是纤夫挽船入峡必经之地。清嘉庆年间,高要知县裴盛清重修栈道和桥梁,并筑“上白泥湾桥”、“下白泥湾桥”、“洗衣坑桥”、“细砚坑桥”等桥19座。纤工们长年拉纤撑篙,在山岩上磨出一道道长短、深浅不一的一百多条纤痕和大小零星分布的篙坑至今仍然可见。

(镜头:峡山旱路上的桥。山岩石壁上的纤痕,道上的篙坑。)

羚羊峡地形扼要,在入口北岸的羚山(龟顶山)制高点上,可见建于1920年的炮台,是肇罗阳镇守使林虎在肇庆所筑的七座炮台之一。此炮台控制旱峡陆路及羚山峡水道交通的要冲。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位分设四座较小的暗堡,结构与其它炮台一样。炮台配有三座间距相同、位于山顶的烽火台和掩体工事。这些古炮台、古战壕等军事建筑在历年的战争中,为保卫家园担负起重任,发挥了作用。

(镜头:龟顶山炮台,模拟炮台打炮。暗堡、烽火台等工事。)

位于羚羊峡内西江北岸边的清风阁石壁上,存有清人石刻“江上清风”、“裴工十九桥”、“山川秀美”、“天开灵岩”四题楷书。书法俊逸清秀、内容饱含赞誉,具有重要的历史及文物价值。

(镜头:四题楷书石刻。每题全貌及特写。)

从羚山旱路沿江而上,可见一座小凉亭,凉亭边立有一石碑,记载着建筑旱路的情况以及出资芳名录。

(镜头:小凉亭,旁边的石碑。石碑上的字样。)

峡江上的“峡山寺”毁于战火,带着唐代大诗人沈铨期的描述“大殿朝江,祥房枕峰,桂叶熏室,金饰菩萨,银裹殿柱,金碧辉煌”进入神秘的想象,留下千古遗憾。

(镜头:江岸的石壁上燃烧着熊熊烈火。)

“老坑洞遗址”、“归猿古洞”、“客家古村落遗址”、“望夫石”、“摩崖石刻”、“清风阁古碑亭”、“唐代峡山寺”、“宋代龙华青”、“伏波公子庙”、“文殊庙”、“抗日英雄纪念碑”等等景点景观,像宝石镶嵌在西江绿色的山水中,在名城的天空日夜闪耀着光芒。

(镜头:老坑洞遗址、归猿古洞、伏波公子庙、抗日英雄纪念碑等貌及特写。)

千古西江羚羊峡,江水由西而至,汇集了炎黄文化之骨的精神,波涛向东奔流,散发出中华文明之花的芳香。西江作为水源,是母亲河;作为河道,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作为浩瀚的史册,记载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镜头:汹涌澎湃的西江、西江三峡。)

值得一提的是:1925年,伫立在江边的“阅江楼”高大的木棉树下,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叶挺独立团”。1926年,独立团挥师北伐,经羚羊峡到广州,一路北上,英勇杀敌,丰功盛烈,被誉为“铁军”。铁军精神,永垂青史。

(镜头:阅江楼,高大的木棉树。叶挺独立团成立的画面。独立团挥师北伐的画面。)

正是这些如歌如颂,如诗如画的神奇组合,使羚羊峡拥有西江流域最美之称,获得“华南第一峡”美誉。

(镜头:西江上一个小小的漩涡。小漩涡一直旋转。)

西江源远流长。波涛激起的浪花像跳跃的音乐符号,跟着时光老人挥舞的节拍,大小和旋或急或缓地律动着,跃过上古的荒蛮,跃过唐宋的盛强,跃过明清的跌宕,跃来新中国五星红旗在乐曲中飞扬,一路奔涌,一路欢歌。

(镜头:旋转的漩涡慢慢扩展,激起百尺浪花。浪花落下,激流向前。)

改革开放以来,西江快速滚动着,不断荡涤贫穷与落后。

(镜头:肇庆城区江滨大道美景。)

进入新时代,西江以惊人的魄力,撞击发展的黄钟大吕,承载着“浪遏飞舟”的快艇。

(镜头:一艘快艇在江面上飞驰。)

绿水青山,生态优美,西江以动人的情景实现着祖辈企盼的梦想。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句形容西江的气概,那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镜头:西江出海口。江面辽阔,场面壮观。)